加裝電梯為什么不宜采用沈陽玻璃幕墻?
現在加裝電梯的方案,井道基本采用鋼架結構,圍護采用沈陽玻璃幕墻。但玻璃幕墻有安全隱患等問題。

1.沈陽玻璃幕墻有光污染,對穿透玻璃的陽光“透光率”有限。老舊小區住宅小區規劃本來間距小,根據國標“城市層住區規劃設計標準”基本上都達不到大寒日(從上午8時至下午4時,兩個時間段內計算),分別為不少于3小時(50萬人的城市),或2小時(≥50萬人的大城市)標準。老年建筑要求有冬至日不少于2個小時日照標準。大家知道,老年人容易骨質疏松,要多曬太陽。日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冬天,不少行列式條形住宅,二層甚至更高層都沒有陽光照射。
加裝電梯,電梯井凸出樓梯間外約5米,對后排建筑日照影響不能忽視,于是,加裝電梯廠家推出了玻璃幕墻,以表明其井道及連廊不影響日照。實際上陽光透過兩層夾膠玻璃后透過率低,日照大打折扣,只能說有聊勝于無。
而采用沈陽玻璃幕墻的問題,還有安全隱患。
2.玻璃自爆、脫落傷人。砸車傷人案例很多,多地發生玻璃幕墻脫落致人重傷事故。
住建部為此多次發文,以“建標(2015)38號文”,聯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,以“住房城鄉建設部,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玻璃幕墻安全防護工作的通知”,明確要求新建住宅、中小學、老年人建筑、黨政辦公區樓等七類建筑,“不得在二層及以上釆用玻璃幕墻”。在其他辦公等建筑上嚴禁釆用全隱框玻璃幕墻,玻璃應選用夾層玻璃,均質鋼化玻璃或超白玻璃。
文件要求:“以上建筑(注:除七類建筑以外采用玻璃幕墻的建筑)在二層及以上安裝玻璃幕墻的,應在幕墻下方周邊區域合理設置綠化帶或裙房等緩沖區域,也可釆用挑檐,防沖擊雨棚等防護設施。”通知還規定了建設單元(業主)及各責任主體的檢查、維護、管理責任。
現在各地突破安全隱患禁區,紛紛設計玻璃幕墻;退一萬步說,既使設置玻璃幕墻,也應采取安全措施吧?但由于井道及連廊本來就占用原有本來狹窄的道路,所以井道及連廊周邊根本沒有地方設置綠化隔離帶等防墜落措施;而且都是人員安全出口,無障礙通道,業主密集出入場所。況且業主無專業人員、無能力日常負責管理玻璃幕墻安全。
加裝電梯不到兩年就發生多處玻璃炸裂、砸壞下面的停放汽車。施工方不承擔免費保修責任,要求業主出錢每塊玻璃1萬多元維修費。
由于電梯井釆用鋼架結構,本身變形大,碰到地震、颶風更甚,加之一年四季溫差變形,玻璃幕墻難以與井架協調變形,接頭密封不好、開裂,容易造成雨水滲漏,甚至發生浸水漏電觸電事故,影響電梯正常使用。
所以采用玻璃幕墻留下人身安全隱患。
3.電梯井及連廊采用沈陽玻璃幕墻,除非采用中空節能玻璃,否則單層夾膠玻璃不節能保溫。國標“電梯技術條件”要求:客梯室內及機房要求在+5~40?c的環境氣溫中,以保證電氣控制系統及機械系統正常運行。加裝電梯根本不能滿足這一技術條件,致使電梯控制系統失控、頻出運行故障,發生被困等人身安全事故。
從乘梯人的感受來說,夏熱冬冷,轎廂上下“活塞”運動,有如過去拉風箱:夏天熱浪滾滾,冬天冷風陣陣。不及電梯房的室內電梯使用舒服。